圖書館公告

(最新)目前未有任何公告。
(2011.7.11)圖書館新網頁投入使用

世界書香日活動花絮

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

歐肇基老師:海邊的卡夫卡

推薦老師: 歐肇基
書名: 海邊的卡夫卡
作者: 村上春樹
譯者: 賴明珠
出版社: 時報出版

  《海邊的卡夫卡》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之一。與作者其他作品相比,這部作品採取了隱喻式的技巧,於是讀者不能從合理性(人與貓的溝通)與邏輯性(時間與空間的切割)來看待文本。故事以一名十五歲的少年為主角,以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敘事觀點穿插,和一般成長小說類同的地方,主角也逃不了離家的命運,隻身闖蕩,從社會中的歷練得到啟蒙和成長。

  一如作者在原序上說的:「 在這部作品中我想寫一個少年的故事。所以想寫少年,是因為他們還是『可變』的存在,他們的靈魂仍處於綿軟狀態而未固定於一個方向,他們身上類似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那樣的因素尚未牢固確立。然而他們的身體正以迅猛的速度趨向成熟,他們的精神在無邊的荒野中摸索自由、困惑和猶豫。我想把如此搖擺、蛻變的靈魂細緻入微地描繪在 fiction ( 小說 ) 這一容器之中 , 籍 此展現一個人的精神究竟將在怎樣的故事性中聚斂成形、由怎樣的波濤將其衝往怎樣的地帶。這是我想寫的一點。」

  村上春樹要使這渲染力更強,更使主角從開始就背負著父親的「預言」和「詛咒」,主角從成長過程中,還得在父親的「詛咒」中掙扎,並極力逃脫。一名喪失母親,又被父親詛咒下的少年,仍決心「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」。於是,村上春樹把少年的無限可能性寫到極致。

  這部多達八百頁的長篇小說,並不只是一部成長小說而已。村上春樹在小說中,也極力滲透作家的主觀意識和哲學思維,這也使平淡而奇特的故事裡,散發著濃厚的村上春樹的氣息。當然,這也是使作品變得更複雜,思想性更強的地方。然而,作家的筆被局限於一名只有十五歲的少年的視野中,而又能寫淋漓盡致,把個人的存在意義窺探到底,卻又是村上春樹成為日本以及全世界最矚目的作家的原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